盡管小長假總體網簽數據表現不佳,但因其存在滯后性,后續樓市成交數據或有好轉。
10月8日下午,多個研究機構發布“十一”小長假樓市成交數據。根據中指監測數據,10月1日-10月7日,其重點監測的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國慶假期下降37.7%;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則顯示,重點15城(北京、深圳、上海、武漢、蘇州、大連、青島、東莞、溫州、寧波、濟南、杭州、南京、成都、佛山)新房成交達4474套,同比下降47.1%。
不過中指研究院認為,考慮到網簽數據具有一定滯后性,結合企業反饋及認購情況來看,部分城市黃金周樓市出現一定恢復。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則表示,全國多地疫情來襲,樓市成交難以避免會受到影響。
“金九銀十”是樓市傳統旺季,大部分房企都會抓住長假機會進行促銷,今年樓市行情持續在底部徘徊,各地樓盤更是加大了優惠力度。
第一財經了解到,在蘇州,多家房企打出“王炸”牌,特價房、打折促銷等層出不窮,有樓盤國慶期間特價房源降價60萬元/套。比如太湖科學城金地某樓盤,就推出了5套清盤抄底房源,最低85折,總價150萬就能上車蘇州。新區通安板塊的保利一樓盤則推出了10套優惠房源,最低單價約16959元/平方米,而且保利發展還推出了多盤聯動活動。相城一中鐵建樓盤推出4套一口價房源,最高立省60萬元。
徐州也有樓盤最高優惠超過了36萬元/套,還有綠地某樓盤在國慶假期推出了裝修包5折、一天一套特價房、成交送家電等活動。龍湖某項目推出7套國慶假期一口價房源,每套優惠大約13萬。
成都有超60個項目推出優惠活動,方式包括成交禮、到訪禮、特惠房源和贈送車位等,連平時優惠折扣比較少的樓盤也在國慶期間打出促銷牌。
但若分城市能級來看,一線城市樓市保持了一定熱度,二三線城市分化嚴重。
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,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整體在逐步回暖,樓市企穩,購房者信心逐步回歸。尤其是9月中下旬以來,大量新盤集中入市,其中不乏熱盤,樓市認購數據相對較好,對市場預期有帶動作用。深圳國慶假期開發商推貨節奏明顯加快,多個樓盤趕在節前跑步入場。從售樓現場來看,假期期間多個樓盤現場人氣明顯回暖,與節前樓市政策出臺、多個項目入市下開發商舉辦各類暖場和優惠活動有關。從成交來看,市場分化明顯,部分高端改善型項目和質好價優項目成交去化較好,但整體樓盤成交去化一般。廣州國慶期間開發商推貨較為積極,有超30個樓盤有營銷動作,從現場人氣來看,主要以天河區、黃埔區、番禺區熱銷樓盤去化較好,去化率超過80%,其余新開盤及加推項目整體去化一般。
二線城市中,杭州假期樓市整體表現一般,供需兩端積極性均不高,但不少郊區樓盤通過舉辦各類主題活動、優惠活動等吸引了一波購房者。成都有超60個項目推出優惠活動,但需求端表現不如往年積極,樓盤到訪量并未出現明顯增長。蘇州國慶期間看房人數有顯著增長,但近幾個月蘇州購房政策有所變動,購房者仍多持觀望態度,政策穩預期效果仍需時間兌現。
武漢在國慶期間合計成交472套新建商品住宅,僅10月1日當天成交過百套,合計5.66萬方,較去年國慶同期下滑36%。鄭州樓市整體表現不及往年水平,改善項目到訪量與成交量呈現回升態勢,而剛需項目到訪量與成交量表現不佳,整體來看鄭州房地產市場依舊處于筑底階段。
市場表現較好的是南京,長假期間南京商品住宅累計認購2000套左右,與前兩周數據相比,南京小長假期間商品住宅認購量有明顯增長。小長假期間,借助政策的優惠和房企的讓利,市場整體表現尚可,項目到訪量增多。
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,9月各地持續完善樓市調控工具箱,政策優化節奏有所加快,在多項利好政策推動下,市場信心有所修復,疊加國慶期間企業加大營銷力度,重點城市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,市場整體表現符合預期。根據部分企業反饋,今年國慶期間,到訪量較平日增加,特別是大城市銷售略有恢復,但不同城市、不同項目分化明顯,此外,網簽數據存在滯后性,預計后續數據表現或有好轉。